據外媒報道,今年第一季度全球并購交易活動經歷了自2007年以來的最快開局,今年頭3個月并購交易總額同比上升21%,超8110億美元。 促使今年的并購交易活動火熱爆發的因素包括:利率繼續處于低位、廉價融資依然充足、而股票市場向好使股票價格在紀錄高位徘徊、主要國家的央行繼續實施寬松貨幣政策、依然在對大型經濟體進行刺激。 雖然本次收購主體并不是LED企業,但是中國LED企業開始嘗試直接收購海外同行已成為趨勢。那么LED企業為何選擇跨國并購呢?在并購中需要怎樣的策略及建議呢? LED企業為何選擇跨國并購? 對于中國LED企業為何選擇跨國并購,TCL董事長李東生表示,因為通過收購品牌、渠道和客戶能夠幫助企業迅速進入歐美兩個主流市場。 GO Scale Capital董事長、金沙江創業投資聯合創始人兼董事總經理伍伸俊表示,碰到飛利浦剛好要剝離照明業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能夠成功并購在于其及時地組織到了一些國內的投資機構一起參與這場競購,同時收購飛利浦對我們來說是一個難得的機會,能夠用一個很有效的方法取得先進的生產技術,擁有高質量的客戶群,以實現在國內不斷發展。 國星光電照明事業部總經理徐振鋒早前也表示,2015年LED照明行業資本、技術的融合會進一步加劇,強強聯合是一大發展趨勢;其次,缺乏核心競爭力和產品特色的照明企業將面臨倒閉風險,市場爭奪日益激烈要求照明企業尋找到符合自身發展的軌道,否則就會被市場淘汰。 未來LED照明行業整合并購出現的頻率更高,跨國并購能夠為企業國際化進程縮短時間,通過并購海外LED企業短時間內獲取先進的生產技術和設備,并擁有高度的品牌效益,對于LED企業來說,是個穩賺不賠的生意! 與此同時,還有國家政策的有力扶持,其中有2013-2014年推出的《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優化企業兼并重組市場環境的意見》(新國九條)、《關于加快推進重點行業企業兼并重組的指導意見》等宏觀政策;還有不久前,國家商務部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投資法(草案征求意見稿)》。對于國家鼓勵政策的出臺,除了釋放出促進海外投資的有力信號,也將進一步提升了中國LED企業對跨國并購的資本輸出熱情。 并購策略分析 1、擴充橫向業務,實現戰略規劃 通過橫向業務并購擴大市場份額,實現壟斷性優勢,是LED企業國際化戰略的內在需求。擴充LED產業鏈業務規模,實現成本優先戰略規劃。 2、彌補業務短板,布局新興市場 通過資本并購延展終端LED產品線,加強LED產業鏈互聯業務,是LED照明企業發展和布局全球市場的重大舉措。以2013年三安光電收購美國LED公司Luminus Devices為例,三安的此次收購實現了全面覆蓋LED 產品的設計、制造方案,封裝、系統和應用的各環節的布局。 3、調整業務結構,優化商業模式 此次通過出售Lumileds,調整盈利模式,是促進飛利浦的商業模式轉型的重要舉措。近年來,飛利浦通過一系列出售、拆分等活動,拓展了產品銷售市場,隨著中國LED產品的快速發展,廉價的LED節能燈具不斷流入市場,使得飛利浦照明業務的盈利不斷下滑,使得飛利浦不得不調整模式,舍棄照明業務。 對國內LED企業的建議 積極前瞻布局,推動資源整合。圍繞全球前沿發展趨勢,結合LED行業領域企業發展動態,從長遠角度考慮,制定企業長期發展戰略規劃,積極通過并購,逐步整合行業資源,對LED市場進行前瞻性布局。 活用資本杠桿,強化核心優勢。充分利用政策優勢,發揮政府和企業的金融杠桿效應和乘數效應,以多元化融資為紐帶,通過并購對企業資產進行補充和調整,立足本地化市場需求,強化核心競爭優勢。 重視國際市場,多元LED產品外向擴展。積極進軍國際市場,通過戰略合作、注資控股、收購合并等方式逐步滲透,吸收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充分利用國外資源,建立研發中心,設立生產銷售分部,拓寬市場渠道,尋求市場多元化擴展,提高國際競爭力。 結語: 隨著我國LED產業做大做強以及尋求國際化的需求不斷加強,未來或將有更多企業和資本走出國門,跨國并購為中國LED企業擴大海外銷售渠道和客戶群體,獲得更多海外市場份額提供便捷方式,然而在國際化進程中還需審時度勢,在“借殼”時也要注重企業自身的發展,相信未來我國LED產業在國際市場中將發光做大!
我司從事做LED散熱器多年,著力打造LED散熱工程,為LED照明工程保駕護航,我司不僅有型材LED散熱器的加工,而且也有LED冷鍛散熱器的制造車間,歡迎廣大LED企業來我司考察,洽談合作!來電咨詢:13609699895 張先生 |